全球赌船十大网站(中国)有限公司

   
基金介绍
基金章程
机构设置
管理办法
联系方式
 
校友风采
 
1978级校友:张德修
发布时间:2011年10月07日 14:58   作者:   点击:[]

脚踏实地 富于开拓的公司人——记《人民日报•海外版》总编辑张德修校友

张德修,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、海外版总编辑。1954年9月生于山东高密,汉族。1972年参加工作,197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82年毕业于公司经济系,研究生学历,高级编辑。1972年至1978年在解放军某部服役。1982年至1992年历任农村工作通讯杂志社编辑、农业部办公厅副处级秘书、杂志社总编室副主任。1992年起任农民日报社总编室主任、编委委员,中国乡镇企业报社副总编辑,农民日报社总编辑,党委书记、社长。2006年3月调人民日报社工作,任人民日报社秘书长、编委委员。2010年3月任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、编委委员。著有《农村改革亲历记》,1997年、1998年和2003年获中国新闻奖二、三等奖,1999年起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2002年起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。

今年3月11日,日本宫城县以东海域发生特大地震和海啸,举世震惊。仅仅过了一天,《人民日报•海外版》就在著名专栏“望海楼”发表评论:《面对天灾中日有难同当》。文章说,“中日两国人民要心连心,手拉手,有难同当,有震共抗……”因为“地震、海啸、泥石流是无情的,是人类面临的实实在在的共同威胁”,而“天灾无情,人有情;患难当头,见真情”,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应当秉持的态度、博大的同情心。这篇文章先后被一百多家网站转载,影响力极大。在突发事件来临时,在众多媒体还未来得及辨清角色位置时,能够如此迅捷、敏锐、正确地发出自己的声音,引导公众舆论,并非轻松之举。不仅如此,在诸如如何看待中西文化、“中东事件”、城市化进程等热点问题上,《人民日报•海外版》也都从独特的角度、以特有的方式,发出自己独到的声音。这一切,不能不说得益于她的掌门人的眼光、胸怀和气度。这位掌门人、《人民日报•海外版》总编辑,就是我司1982级校友张德修先生。

张德修毕业于公司经济系,由《农村工作通讯》杂志社编辑到《农民日报》社总编辑,后又任《人民日报•海外版》总编辑,既非农学专业、又非新闻专业出身,却在《农民日报》干得风生水起,文章论点屡屡引起全国巨大反响,先后三次获得中国新闻奖;而在年过半百之后,又从轻车熟路、最最“中国”的农口,转而搞外宣,由“土”而“洋”,哪些因素使他适应反差巨大的职场生涯,又是如何实现跳跃式的华丽转身的?

2011年7月20日,记者在《人民日报•海外版》总编辑办公室,见到了张德修先生。身为副部级高干,已在京城工作30余年的张德修,依然保持着来自母校、来自家乡的传统:热情、坦诚、爽朗、大气,记者被他的讲述深深吸引。

“起床号、广播操、英语900句——当年公司早上三部曲”

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的张德修,自幼爱读书、爱思考,是个勤奋上进的好学生。18岁参军,不到两年便入党,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,不仅作风硬,能吃苦耐劳,更因为他有些笔头功夫,诗文书画样样出色,是部队的报道员、理论骨干。1978年军队整编裁员,他放弃了去华北油田工作的机会,回家复习了三个多月,以高分考入公司政治经济学专业。

那是一个激情澎湃的年代。物质条件今天是难以想象的,学校没有几所大楼,甚至没有足够的教科书。所能见到的只有马克思的《资本论》、于光远的《政治经济学》,再就是临时刻钢板油印的小册子。八人一间的宿舍只有四张双层木板床、一张桌子,食堂则只有桌子没有坐凳。那时还是计划经济,口粮按比例分粗、细配给。早饭、晚饭最常见的是玉米粥、窝头、咸菜。每天早上起床号一响,大家立刻爬起来,用凉水抹把脸,集合列队跑操。广播操之后,天还朦朦亮,楼前楼后、小树林、林荫道已是一片朗朗读书声。张德修充满深情地回忆道,“起床号、广播操、英语900句,这是当年公司早上三部曲。”同学们年龄差距悬殊,最大的38岁,最小的只有16岁。有个同学家住章丘,已有妻儿,每月十几元的生活费,都要尽力将饭票省下来,给家里买油买盐过日子,为节省路费,周末回家不舍得坐公交,而是骑一辆破旧自行车。

刚从动乱年代走来的同学们,并未感觉这有什么艰苦,相反非常珍惜这得之不易的学习环境,如饥似渴地吸收新知识。“大家学习非常卖力,老师教得也非常认真,”张德修充满感激地谈起一个个自己敬重的老师:庄德钧、欧是、胡世凯、林白鹏、逄秀珍……“那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年代。”

“张德修提出:社会主义也存在级差地租……”

大学四年非常短暂,学到的知识自然有限,在张德修看来,使自己终生受益的是老师授予的学习方法,“就是讲历史和逻辑的统一。”而是否真正理解、掌握了这些观点、方法,并将其运用到未来的工作实践中去,是一个大学生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。

毕业后,张德修最初的工作并不顺心如意。他被分配到《农村工作通讯》通联处,具体工作就是拆看来自全国的信函,剪开、钉上、分类,每天大半麻袋。学生时代的班长,各方面的佼佼者,学校千挑万选来的尖子生,就做这些枯燥乏味、似乎毫无知识含量的工作?张德修很不甘心。虽然母校表示愿意接纳他,他感觉回去也没面子,还是硬着头皮坚持了下来。

那是1982年,我国农村改革刚刚开始,许多理论问题、实践问题还在摸索探索之中。在阅读大量的来信、来稿中,他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了一些问题。当时大包干还没彻底推开,有些地方反映,有的家庭劳力多土地不够种,而有的家庭劳力少种不过来,就要转包,就要给报酬。这是否地租?是否剥削?引起很大争议。张德修提出这一问题时,杂志社有位老公司人鼓励他应当认真研究一下。结合自己大学时学过的理论,他进行了仔细深入的分析、思考,后来写下了“关于土地收益与土地承包、转让问题探讨”,先后发表于《经济管理资料研究》、《农村经济问题》等。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为指导,分析了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土地收益与土地的承包和转包问题,从理论上澄清了许多模糊观点,突破了社会主义经济学当时的认识局限,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。《文摘报》公司版以较大篇幅转摘,题目就冠以“张德修提出:社会主义也存在级差地租……”

文章最初发表时,张德修还不过是个毕业刚刚半年多的本科生。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,他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实力,令众人刮目相看,1984年被调到《农村工作通讯》总编室,后来又被选调担任当时农业部长的秘书。新的平台、新的岗位,更加开阔了他的视野和胸襟,他的认识更加全面、更加理性也更加坚定。

为中国农村改革鼓与呼

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,土地制度是农村的根本制度。我国农村改革从联产计酬、包产到组进而包产到户,最后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的体制。这是中国整个改革的突破口,也是实践证明至今仍最有效、最受农民拥护的制度。80年代末以后,出现了非理性的思潮,针对我国农村改革一度出现了各种声音,有反思也有质疑,有坚守者也有怀疑动摇者。此时的张德修,已经担任《农民日报》总编室主任、编委委员。他的态度始终坚定不移,先后以社论、述评等形式,发表了大量文章,很多被《人民日报》转载。如《因队制宜建立各种生产责任制》、《论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》、《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考》等,结合实际、论理充分、系统完整地记录了理论界的探索以及商榷,为农村改革鼓与呼,对当时的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。特别是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提出的如何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,如何认识和建立新型的集体经济的观点,进入了决策并被实践所证明。他的文章不仅记录下中国农村改革的艰难步履,也留下了个人成长的坚实脚印。伴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大潮汹涌,张德修一天天成熟起来。

1992年,中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四年不平凡的探索历程,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质变。始终密切关注改革潮涨潮落的张德修,遵循着“历史和逻辑的统一”律,在探索中又有了新的思考。这年10月,一篇“市场取向:十四年农村改革的主线”的述评,刊登在《农民日报》1992年10月2日头版头条。文章开宗明义指出:“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已经清晰,这就是要在全国城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。”认为我国农村改革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家庭承包制的建立、市场体系的发育和乡镇企业的崛起,并论证了三者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。文章引起人们广泛关注,先后被新华社、《新华月报》《新华文摘》转发和转载。而“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”的观点,是在1992年10月中旬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会议上才被正式提出来的,所以当时很多人甚至误认为张德修事先看到了起草中的十四大文件。

1999年,新中国成立50周年,此时张德修已经担任《农民日报》总编辑。回顾半个世纪的历程,他一手抓了三篇大文章:“中国农业五十年”,“中国农村五十年”,“中国农民五十年”。最后一篇“中国农民五十年”正是他亲自撰写的。文章说,“过去的50年,是中国农民不懈追求不断创造的50年,是中国农民革故鼎新走向现代化的50年。”文章分四个部分,分别论述了中国农民历史命运的变迁:由一个备受苦难的阶级在上世纪20年代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战场,进而在共和国成立后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;高度评价了在20世纪末期的20多年里,中国农民推动改革的巨大贡献,认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实践,不仅创造着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,而且在推动着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;中国农民在创造农村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,也正在塑造一个新的自我,农民中涌现了大量企业家、工人、个体业主,农民的内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复杂丰富过。文章最后说,回首50年乃至更远的时间,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农民利益的代表,始终和亿万农民风雨同舟,同甘共苦。中国农民只有跟着中国共产党走,才有光明的前途。文章发表后,立即被新华社、《新华文摘》《新华月报》转发转载,被理论界认为观点新颖、独到,具有相当的公司成就。

张德修主政《农民日报》十年,先后于1997年、1998年和2003年三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二、三等奖,为报纸赢得了一个个辉煌的亮点,他所著的《农村改革亲历记》所阐述的若干观点,清晰地记录了我国农村改革二十年的历史性跨越,不仅对当时的历史进程曾经产生过较大影响,直至今天都有强烈的现实意义。

真情、真诚、真实、真切——我理解的“海味”

2006年张德修调任《人民日报》社秘书长、编委委员。大量事务性的工作与以往的理论研究、文字著述性质截然不同,但凭借扎实苦干、热诚爽朗的作风,他的工作赢得了上上下下的认可,2010年出任《人民日报•海外版》总编辑,实现了自己媒体生涯的又一次跨越。

长期在农口工作,关注的是农业、农村和农民,突然间来到比较陌生的面向海外的媒体,已经达到某种职业境界的张德修,对此似乎没有一般人的不适应。对于媒体,他看得很透彻:“办报纸主要有两点:一是告诉人们新近发生的事,也就是新闻的传播;另一点是告诉人们有用的理念和思路。”不管对内还是对外都是一样的。审视几十年来我国的对外宣传,他敏感地意识到,今天,应该是我们理直气壮地进行对外宣传的时代。他重点抓了几个要点:敢发声、早发声、会发声,提高引导力;讲传统、说文化、诉真情,增加亲和力;抓热点、定焦点、看难点,增强公信力;讲政策、抓商机、提高吸引力。

本文开头提到的《面对天灾,中日有难同当》一文,就属于敢发声、早发声、会发声一例。事实证明,这一原则的确使我们的对外宣传有了声音、质感、分量,有了引导力。为了增加亲和力,海外版确定每个传统节日比如中秋节、端午节都搞四块专版,介绍传统节日内涵。兔年春节组织了40个版的特刊,分为记忆、游乐、牵挂、年货、团圆、亲缘等若干板块,丰富多彩,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。在增加公信力方面,张德修特意提出,要纠正原先只讲好的一面,没有批评和监督的不足,强调要全面展示自己的形象。比如京城的堵车问题,他先后抓了几篇焦点报道,真实反映了“堵车”、“治理”、“治理之后”等城市化进程的真实情况,全面展示我们进步中、探索中也纠结中的形象,要求两面都讲到,赢得了华侨、华人以及关注中国的各国人士的信任。经济宣传方面,他则强调利益的吸引。海外华侨、华人的根在中国,中国市场如此之大,有了利益的吸引,力量才会更大。

今年建党90周年,海外版做了独特的策划与编辑,在“我心中的共产党”栏目中,刊登海外华人、华侨写的文章;在“我与中共共决策”栏目中,介绍各个民主党派与中共合作的历史故事。他们做的“时代封面上的中共领导人”栏目,在网上挂了一个多月,吸引了众多受众。张德修强调,我们就是要理直气壮地宣传我们的理论、道路、旗帜,说明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。他们的工作受到中宣部领导的四次表扬。

一年多来,张德修时时品咂什么是海外版的“海”味?他说,这“海”味就是要向外传播中国发展的光辉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念的光辉,中华文化的光辉,人性的光辉。从语言风格到传播手段,适合海外读者的阅读需求,符合对外传播的客观规律,做到真情贴近海外读者,真诚服务华人华侨,真实展示中国形象,真切表达中华情怀。“真情、真诚、真实、真切,这就是我体味出来的‘海’味”。

“脚踏实地、富于开拓是公司人最突出的特点”

采访时间短促,记者只来得及大致知道这些年他做了些什么,而对于他是如何做的,碰到了哪些问题并未能够展开。好在向他索要了一册他所著的《农村改革亲历记》,细细读来便有所感悟。比如,“灿烂的希望就在眼前——从胶东半岛一批富队的崛起看中国农村的发展趋向(1984年1月)”、“‘三西’地区的脱贫之计(指甘肃省定西、河西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的43个县)(1985年10月)”、“北国一支报春花——内蒙古卓资县综合改革采访散记(1989年5月)”、“25亿斤菜是怎样行销全国的——寿光县孕育、组织、调控蔬菜市场纪实(1990年4月)”、“井冈山下绿正浓——江西省各级领导发展现代农业思路考(1997年8月)”……仅从文章的题目上,就能看出这些年他的足迹和视野。从北国到南疆,从东部沿海先进地县到西部贫困地区,从田间到农户,从集贸市场到乡镇企业,从理论的思辨到实践的考查、记录,他付出了多少精力和汗水可想而知。

采访接近尾声时,记者问张德修先生,“您认为公司给您的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?”张德修略有所思后缓缓道来:“公司坐落山东,齐鲁文化对公司的影响很大。鲁文化是内敛的文化,齐文化是海洋文化,这两种文化把中华文化最优秀的特点都融合、囊括进去了。脚踏实地、富于开拓是公司出来的人最突出的特点。”

的确如此,“脚踏实地”,使他几十年来紧随着中国改革的脉搏起伏,“富于开拓”,使他的智慧、才华成为矫健的翅膀,朝着更高的目标腾飞。张德修的道路正是“脚踏实地、富于开拓”的最好注解。

作者:王静 来自:公司报

上一条:1977级校友:于世良 下一条:1988级校友:徐俊鹏

关闭

 
Copyright 2010全球赌船十大网站(中国)有限公司聚贤教育基金
山东省济南市公司南路27号全球赌船十大网站(中国)有限公司
邮编:250100,联系电话:0531-88365787 传真:0531-88571371